2022-04-19 00:00
優質公司自發性下市 金管會讓證交所當守門員
具獲利能力的上市櫃公司,因併購等因素自發性下市,金管會要求 證交所多設一關卡。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8日表示,過去半年已要求證 期局及證交所檢討下市規範,由證交所扮演「最後一關」,對下市價 格進行把關;即證交所若認為下市買回股票價格不合理,可要求公司 再次請專家檢視價格,重出報告給股東會討論。
立委羅明才在財委會質詢時指出,2021年有18家下市,如何減少好 不容易掛牌的公司下市?黃天牧回應,半年前金管會已要求證交所檢 討下市規定,現在公司下市只要股東會通過,好像就形式通過,但若 考量如國家利益、小股東權益等,既然證交所是最後一關,就請證期 局及證交所檢討現行規定,並與其他國家比較,讓機制更謹慎。
去年如金可、亞太等公司都因併購案,宣布要私有化(下市),公 司會宣布收購流通在外股數的價格,現行雖有規定上市公司私有化前 ,要設置特別委員會如審計委員會,就終止上市計畫的合理性、公平 性進行審議,審議結果提報董事會及股東會,股東會要經發行總數2 /3以上股東同意。
但很多下市案可能大股東已收購、掌握2/3股份,剩下1/3的股東已 很難表達意見,因此金管會要證交所扮演好關鍵的最後一關,若證交 所認為收購價格「不合理」,可要求公司再聘獨立專家檢視收購價格 合理性,再送股東會議決。
至於有些企業可能涉及國家利益或重要產業,黃天牧表示,這可能 就涉及國家產業政策,由其他部會表達意見,金管會僅能就保障小股 東權益的方面,盡可能把關。
<摘錄工商-◎必富網◎小編整理、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>
留言板─個股新聞訪客回應